备战尿素期货之一:产业链与供需基本面分析_新闻资讯_火狐体育官方下载_火狐体育官方下载
详细内容

备战尿素期货之一:产业链与供需基本面分析

时间: 发布时间:2024-04-19 21:33:09      【来源:火狐体育最新官网入口首页

  尿素作为最大的农资产品,构成了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中的大项,与农民增收紧密关联。尿素与螺纹、煤炭、铁矿等品种一样,其供求量大,价格剧烈波动,金融化属性强。

  目前,现有的农产品期货有小麦、棉花、稻谷等,尿素的上市将与之组成较为完整的农业生产资料与农产品品种系列,将更有助于涉农企业利用期货工具服务生产经营。与此同时,尿素,作为能源化工类的工业品,上市后将和甲醇、煤炭、石油等品种之间形成较多的套利交易机会,这有利于投资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更多投资着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

  在2007年,尿素期货就进入研发阶段,郑商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都有上市意向。目前国家之所以确定在郑商所上市尿素期货,是基于郑商所的优势:一是郑商所期货品种结构优势显著,有利于发挥品种集聚效应。尿素除了与粮棉油糖等农产品紧密关联外,还与郑商所动力煤、甲醇等期货品种相关联。尿素与动力煤是直接上下游关系,与甲醇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相通,是高度关联品种。二是郑商所地域优势显著。河南及临近省份不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还是全国尿素主产区、主销区。

  根据郑商所7月12日公告,申请尿素期货交割仓(厂)库的企业,地域限制在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和安徽5省。据相关人士介绍,尿素期货拟采用“厂库+仓库交割” 方式,厂库可开具厂库仓单,仓库可注册实物仓单。地域限制在上述地区,主要是基于3方面考虑:一是2017年上述地区尿素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全国44.8%和35.9%的份额,可供交割量充足。二是区域内分布尿素上中下游企业及出口港口,有利于货物交收。三是上述地区多为尿素净流出省份,流向华南和东北等地,辐射其他销区。上市后将根据运作情况和需要设定。

  尿素,化学名称为碳酰二胺,分子式为CO(NH2)2,分子量为60.06,其理论含氮量在46.65%,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中性速效固体氮肥,肥效是硝酸铵的1.33倍、硫酸铵的2.2倍、碳酸铵的2.63倍。因为人类及哺乳动物的尿液中含有这种物质,故称为尿素。尿素为无色无味的针状或棒状结晶体,工业或农业品为白色略带微红色固体颗粒。尿素易溶于水和氮,也溶于醇,包装及贮存要注意防潮。

  氮元素对于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繁殖至关重要。氮元素缺乏会弱化或阻碍作物生长进而导致作物的减产。氮肥是含有作物营养元素氮的化肥。氮肥的最大的作用是提高生物总量和经济产量;改善农产品的营养价值,特别能增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氮是农作物体内蛋白质的主要成份,没有氮,就不能形成氮白质,没有蛋白质也就不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生命现象。在作物体内,凡含蛋白质多的部分(如种子)含氮也多;含蛋白质少的部分(如衰老的茎杆)含氮也少。不仅如此,氮还是叶绿素和许多酶的成份。叶绿素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的物质,而酶是作物体内各种物质转化的催化剂。白、植物碱也都含氮。从而能够看出,氮在作物营养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物从第一片真叶出现后就开始吸收氮素。2016年全球氮肥消费量约占全部化肥消费量的60%以上。

  2016年氮的需求结构中,尿素占比最大为68%,现在普遍使用的氮肥主要是尿素。尿素是有机态氮肥,经过土壤中的脲酶反应,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尿素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前4∼8天施用。同时还要深施覆土,尿素在土壤中分解的最终产物是碳酸铵,碳酸铵很不稳定,在土壤中或土壤表面分解形成游离氨,易挥发损失。和其它氮素肥料一样,尿素施用时间应在早晨或傍晚,最好是雨后或阴天,忌晴天中午施用。尿素属于单元肥料,施用时应和磷肥或其它化肥配合使用,这样既可以满足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同时也能发挥肥料之间的协助作用。氮肥是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肥料品种;适宜的氮肥用量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有重要作用。

  尿素同时也是化肥中唯一的有机态氮肥,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农作物生长,最重要的氮肥产品尿素,也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氮肥,在中国、印度、巴西等农业大国均广泛使用。

  尿素属于公益事业,是保证能源、食物和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产品,各国政府往往在政治上给与扶持。其产业链如下图:

  尿素工艺分为煤头和气头。尿素合成的关键原料是合成氨,而合成氨首先需要氢气和氮气制造合成气。目前流行制合成气一般有两种原料,一种是天然气,一种是煤炭。全球一般以天然气为主,而我国以煤炭为主,目前全球约2亿吨尿素产能,煤头尿素大约7千吨主要在国内。

  我国煤制尿素(“煤头尿素”)占国内总产能的近八成,天然气制尿素(“气头尿素”)占比近两成。由于,中东、美国等地有廉价易得的天然气,国际上约71%的尿素由天然气制得。

  煤头尿素根据煤气技术大致可分为固定床、流化床和气化床。煤气化制气化剂在高温状态下经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煤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过程。气化床在经济性、环保效益、能量利用、原材料范围等方面占有优势。诸多气化床中,又以水煤浆气化和航天炉表现最为突出,是国内煤头尿素产业升级的发展的方向。

  全球尿素产能近年来迅速增长。2008年后全球尿素产能随着氮肥需求的扩大而迅速增长,其中除中国之外,主要来自中东、东欧和东南亚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国家和地区,以及美国、印度(南亚)和南美等尿素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在中国随粉煤加压气化、水煤浆气化等新型气化技术的推广,尿素原料结构持续改善,尿素产能至2015年迅速增长至8455万吨;在中东随着伊朗制裁的解除,其在2008年后规划的数套107万吨的尿素装置逐渐落地;而在美国,随着页岩油气革命带来的低成本合成气资源,大批改造项目和新建气头装置相继投产。全球产能从2008年的1.56亿吨迅速增长至2016年的2.27亿吨,但是同期全球产能复合增长率5.19%明显大于消费复合增长率2.60%,供给明显过剩,导致产能利用率下滑至76.8%的历史低点。

  目前,全球尿素产量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分布于中国、中亚和南亚等主要国家和地区,上述三地的尿素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66%。中国是全球尿素最大的生产国,产能占全球约38%。

  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尿素消费市场,消费占全球的33%。因尿素主要用作化肥,其消耗量和粮食产量成正相关,粮食产量由人口数量决定,因此印度、美国、东南亚等人基数大的地区往往也是尿素消费的主要市场。

  作为全球最大的尿素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2017年尿素产量和消费量分别达到5340万吨、4886万吨。同时,尿素市场化程度较高,受原材料、市场供求关系、交通运输、环保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价格波动剧烈,近两年波动幅度均保持在40%左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急需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管理工具。所以尿素期货的上市将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巩固我国尿素的国际市场地位,另一方面也给现货市场增加资本交易渠道,并有助于交易各方规避市场风险。

  尿素主要下游消费包括农用尿素,工业尿素。其中从全球尿素需求来看,83%的尿素需求来自于农业需求,而中国又是尿素农业需求占比最大的国家。

  化肥是尿素的主要用途,约占国内尿素总消费量的76%;58%的尿素直接用作化肥使用;18%的尿素用于生产复合肥。此外人造板、三聚氰胺分别占尿素用量的15%、7%。近年来,尿素因其能抑制氮氧化物的排放,开始被用于处理汽车尾气。

  尿素在农业领域用作氮肥单质和生产复合肥,其中单质肥主要施用于玉米等大田作物,而复合肥的施用对象为大田作物和各类经济作物。尿素是农业消费最多的化肥,占中国氮肥消费总量的60%以上。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氮肥消费基本上全是尿素,其主要优势在于:首先尿素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其次尿素不会在土壤中残留酸根,长期使用不会使土壤变质和结块,不会影响土壤的质量。

  国内农用尿素年消费量未来几年将维持在4400万吨左右的水平。市场较为担心国内农用尿素需求下滑,主要集中在玉米价格下跌导致的农业用尿素需求下滑和玉米种植面积减少,我们认为这两个方面对国内尿素影响有限。

  2014年以后国内农作物耕地面积涨落互现,整体耕地面积维持稳定。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约1300千公顷,为近13年来首次减少。同期国内蔬菜等经济价值更高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持续提高,弥补了因玉米等粮食作物减产带来的对尿素需求减少的影响。

  国内单位种植面积使用尿素量稳定,维持在4400万吨左右的水平。受粮食价格影响小。2004-2015年国内玉米、小麦、稻谷等农作物的每亩尿素折纯用量维持稳定、波动范围小。考虑到农业对尿素的需求较为刚性,且国家对农产品经常出台补贴政策,价格因素对国内尿素销量影响十分有限。

  农产品的施肥需求整体稳中向好。我国主要粮食品种中,稻谷的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4.5亿亩上下,总产量维持在2亿吨以上,而随着我国口粮消费的持续增长和优质稻米的需求增加,稻谷价格将呈现上涨趋势;小麦的种植面积稳中有降,玉米的种植面积预计将出现明显下滑,供需的基本平衡将带来小麦和玉米价格上涨,大豆的种植面积出现恢复性增长,在未来对尿素的需求带来较大幅度的提升。

  2016年,我国尿素的工业消费为1400万吨。国内尿素工业消费主要集中在人造板、电厂脱硝、三聚氰胺、ADC发泡剂和车用尿素等领域。其中人造板与房地产景气度相关度较高。

  从工业尿素下游消费来看,人造板是尿素在工业上最主要的消耗,约占尿素工业消费量的63%,对尿素的消费需求达到900万吨尿素与甲醛可制得脲醛树脂(UF),因其成本低、绝缘性能好、耐磨,使用量最大的粘胶剂。在木材加工业,脲醛树脂被大量用于人造板生产,占胶剂总用量的近90%。2012年来国内人造板产量迅速增长,2016年国内人造板总产量约为3.03亿立方,根据每立方米人造板需要300吨尿素来算,2016年人造板的用尿素大约为910吨。而人造板优势房地产的后周期行业,近年来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火爆程度大幅提升力地产后周期行业的景气度,尽管近两年增速有所下滑,但预计未来仍能维持约5%的年增长率。

  电厂脱硝是尿素用于工业的另一大去向,电厂的SNCR系统是利用尿素水溶液、氨水或气态氨等还原剂将烟气中的NOX脱除的化学过程,尿素脱硝可靠性高,占地较小,从安全角度来看,目前是改造项目和城市电厂的首选方案,2016年国内火电累计发电量突破4万亿千瓦时,预期尿素消费在未来火电脱硝SNCR存量市场中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此外随着2018年柴油车国五标准的推行,用于SCR系统的汽车尿素市场空间巨大,整体预计国内工业尿素今后仍将维持3%的增速。

  三聚氰胺是尿素的又一大工业领域。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三聚氰胺消费市场。2012年我国三聚氰胺消费量就已经达到近62万吨,约占全球消费量的40%左右,2016年我国三聚氰胺消费量稳定在75万吨左右。与此同时,我国三聚氰胺的出口量也在持续增长,近几年来占全球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占国内产量的20%-40%。三聚氰胺是以尿素为原料的环境友好型粘胶剂,可作纺织物防摺、防缩处理剂。其改性树脂也被用作金属涂料,还可用于生产耐热装饰薄板。

  脱硝尿素和车用尿素用来减少工厂烟气和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脱销项目采用安全的尿素代替传统的液氮作为脱销还原剂。车用尿素的常见组分为32.5%的高纯尿素和67.5%的去离子水。

  汽车尿素是尿素工业用途上又一指的关注的市场。国内车用尿素需求从无到有,市场体量可达百万吨。我国已于2017年1月1日执行国五排放标准,车用尿素是重型卡车等柴油车达标的必备品。我国重型卡车保有量约600万辆,按一辆车年行里程10万公里,每百公里消耗50升柴油计算,未来国内车用尿素年消耗量将达480万吨。

  汽车尿素是SCR方案的必须添加剂,由32.5%的高纯尿素和67.5%的去离子水组成,可以通过SCR系统处理柴油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使尾气排放达到国家的环保要求。2012年-2017年,我国柴油的表现观消费量基本稳定在1.7亿吨,按照汽车尿素的消耗量为柴油消耗量的4-6%计算,那么汽车尿素未来市场空间约在680-1020万吨。

  未来几年,尿素的工业需求快速增长。人造板和三聚氰胺是国内尿素需求增长的主力;火电脱硝、汽车尾气处理对尿素的需求也是从无到有,潜力较大。

  全球环境来看,中国、中东和俄罗斯为主要出口国,美国、印度和非洲为主要进口国,随着美国非洲大量新增产能投放,全球贸易量还将下滑,中国尿素出口难以逆势增长。

  由于国内尿素整体趋稳,出口是国内尿素表现需求增长的核心。然而全球尿素的产地和消费严重不匹配,尿素贸易占到产量的22%,2016年各国尿素进口总量达4800万吨。其中中亚、中国为全球尿素的主要出口地区,两地贡献了近75%的出口量。印度、南美洲、北美是全球尿素的主要金口地区,2016年三地进口占全球的56%。

  全球新增产能快速取代中国货源的传统市场。进入2016年,随着国际市场上采用廉价天然气为原料的尿素装置陆续投产,国际尿素价格持续走低,我国货源受制于成本,很难对接国际价格、据测算,我过褐煤制尿素成本是美国德州地区气头尿素成本的近两倍,我国气头尿素成本更是加拿大地区气制尿素成本的三倍。

  我国尿素主要出口至印度和美国,印度的份额被中东地区廉价尿素所取代。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的尿素进口国之一,2014、2015年分别购买国内尿素520万吨,595万吨,占我国出口总量的38%和43%。中东地区新增的尿素装置于2016年后陆续稳定投产,因其采用廉价的天然气为原料,外加运费优势,我国尿素在价格上处于劣势。

  出口北美的份额被美国本土新增尿素产能所取代。美国于2014、2015年分别购买国内尿素128万吨、111万吨,是中国尿素的第二购买国。同样由于美国新增产能占据成本和运输优势。

  2015-2017年是全球尿素投产高峰。美国扮演了全球尿素投产潮的关键角色,09年页岩气革命带来天然气价格大幅下滑,每百万英热单位从8美元降低到4美元。美国尿素生产成本大幅下滑,刺激美国同期大幅规划合成氨,尿素项目,从2015年起,500万吨美国尿素陆续投产,由于美国本身是全球主要尿素进口国,年进口尿素600-800万吨,因此美国尿素自给能力增强,净进口连续下滑,导致全球过剩。

  北非等产气国规划尿素装置陆续投产,北非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埃及等新发现大气田的国家同期也凭借天然气液化销售成本高,本国气价便宜,规划了一系列尿素大装置,也在15年之后陆续投产。同时东南亚地区由于是主要消费地,气源充足部分国家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也为本国农业发展角度出发,建设尿素装置增加国内供给能力。

  伊朗在解除制裁后,前期项目快速复工,根据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公告,伊朗在2010年规划了将近10个尿素项目,15年伊朗制裁解除后,有部分项目加快进展,顺利完工。

  需求端印度补贴政策更改进口大幅减少2015年印度政府修改补贴政策,将印度尿素装置额定开工率以外产量补贴价格与进口价挂钩且享受原料补贴溢价,导致印度企业超负荷的尿素产量享受较高利润水平,因此印度企业均超负荷生产,根据印度工业部数据,2016年度年产量达到2450万吨,增250万吨,而同期印度尿素产能在2200-2300万吨之间,依赖于短期超负荷运行提升了国内产量。同时印度要求所有尿素必须外涂材料做成缓释尿素,导致尿素用量减少,消费量从3200万吨降低到3000万吨,下滑近7%。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导致印度尿素总进口量从千万吨级别降低到550万吨。

  综上所述,全球尿素产能在2015-2017年迎来了扩产高峰,三年间除中国外新投产能分别达到了695万吨、570万吨、547万吨,远超过去十年平均年度需求增量300万吨,这导致2016年全球尿素行业探底,尿素价格一度降低至180美元/吨,达到近十年来的低点。

  国内尿素产能严重过剩。截至2015年底,我国尿素名义年产能约8800万吨,2015年国内需求约5500万吨,不计出口所消耗的尿素,粗略来看产能过剩超3000万吨。尿素是保障食品供应安全的公益事业,尿素的产能一直是国家重点监控的重点。国家政策、环保因素、市场淘汰、设备转产,共同拉动国内尿素市场去产能。新增产能低于退出产能,未来几年国内尿素产能将实现负增长。

  2015-2017年共新增产能925万吨,2015-2017年分别能退出产能206万吨、475万吨、256万吨,约368吨产能转产液氨或甲醇。

  截至2017年10月底,国内约1101万吨产能长期停产,584万吨产能短期停车。根据资讯,2017年10月产量达404万吨,开工率60%。(按名义产能算)。

  中国高成本产能退出加速全球尿素市场平衡。从2015年到2017年,中国尿素日产量从日产17-20万吨下滑至目前14015万吨/日,产量下滑主要来源于高成本产能退出。2016年两个原因加速退出:一是煤炭涨价,高成本固定床尿素退出,二是天然气价,电价优惠取消,加快优胜劣汰。

  煤炭原料涨价导致固定床劣势凸显,中国尿素产量大幅下滑。根据百川,从2016年中嘉实,无烟煤价格从700元上升至1300元以上。这意味着尿素成本上升,同期河南尿素出厂价格一度从1300元/吨下滑至1100元/吨低谷,固定床尿素作为边际成本,开始走向“短期停车—长期停车—退出之路”。中国尿素月度产量从2016年初600万吨高点下滑到2017年下半年400-450万吨水平,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日产量从17万吨下滑至14万吨,国内攻击下滑明显,

  电价气价优惠取消助力产能退出。国家倾向于利用市场方法化解市场去产能,于2016年4月取消了化肥企业电价优惠,根据统计,电价基本上涨0.1元,由于固定床企业用电800-1200度/吨,水煤浆企业用电300-400度/吨,因此固定床装置吨成本上升80-120元,进一步凸显产能劣势,产量出现下滑。

  气价优惠取消进一步利好气头尿素产能退出。气头尿素国内2200万吨,占比较小,自2016年11月起,优惠气价取消,部分企业尿素用气价格可能上升0.2元/方,单吨成本上涨120元以上,无法保障低价天然气供应企业也将面临淘汰。同时,随着未来全国“煤改气”逐步推进,未来全国气价上升是大趋势。同时未来气头尿素产能也将进一步退出。

  根据中国化肥网的报告,2016年几乎国内所有氮肥企业都面临不同程度的亏损,全行业亏损约约93.8亿元,业规模以上氮肥企业286家,其中亏损企业145家。因盈利不佳,2015-2017年约1000万吨的尿素产能退出市场,约1100万吨的产能长期停车。

  为改善国内尿素严重产能过剩的局面,国家已逐步取消对尿素的各类政策优惠,原材料补贴、电价补贴、运费补贴等各类优惠均被取消,尿素企业的成本随之上升,加速淘汰不具备生产成本优势的企业。

  受土地审批、环保评测等新政限制,未来2~3年国内尿素产能增速远低于过去5年均值。

  尿素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三废”:生产一吨尿素,可产生0.5~1吨含氨和尿素废液;含有氨、尿素粉尘的废气。特别是煤头尿素,因大量使用的煤中硫、氮元素含量高,其燃烧不充分或反映后产生的含硫化合物、含氟化合物以及固体颗粒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物质源。

  政府针对尿素行业的污染问题先后出台各类文件。由于无法满足国家提出的环保标准,部分尿素企业被迫停产或转产。

  对于尿素行业来说,过去两年最大的外部变化是煤价大幅上涨,气价仍然维持底部,然而全球除了我国是煤头产能以外,基本都是气头产能,因此我国基本丧失了出口的成本优势。2017年出口量仅为450万吨,同比下降了49%。但未来天然气中枢价格将会大幅上涨,成本驱动尿素涨价,国外除了中东和北美以外的气头产能相比我国煤头尿素将丧失成本优势,相应出口需求也将显著改善。

  截至2016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高达30%。为了首先确保居民生活用气,国家出台了各项政策文件。特别是在民用气需求旺盛的采暖季,更多气头尿素被迫减产。

  国内气头尿素产生成本控制处于劣势。价格方面,国内天然气实行“双轨”,工业用气价格过高,同时补贴民用气价格。国内天然气价格调整频率也相对滞后,在国际能源价格剧烈波动时,国内天然气调价迟钝。

  国内气头尿素生产因供气不稳定产生额外费用。用量方面,国家首先保障民用天然气供应,工业用天然气供应受限。今年10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做好今年迎峰度冬期间天然气供应保障工作,确保居民生活、供热采暖等用气需求。

  人口红利带来的粮食需求增速高于人口增速,拉动农用尿素的消费。1950到1970年代,由于导致人口增长放缓的因素(如战争加饥荒)的减少,世界人口增速每年超过1.8%,1963年世界人口增长更是达到了历史峰值2.2%。进入1980年代,人们的生育观发生改变,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2011年到最近,世界人口增长率约为1.1%。由于新增人口主要集中在人均消费粮食的基数较小的发展中国家,且这些地区的经济水平快速提升,全球对粮食需求的增速也高于人口增速。

  消费升级拉动农用尿素消费。全球人均消费肉类水平提高,也将增加全球对粮食的需求,进一步拉动尿素的消费。目前,亚洲和非洲地区肉类消费水平分布为美国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根据IFA统计,没生产一公斤的家禽、猪肉、牛肉,分别需要2倍、4倍、6倍的粮食。未来亚洲等地肉类消费水平向美国靠齐,将持续带动改地区两室的消费。

  受上述需求驱动,全球农作物产量稳步提升。过去5年,水果蔬菜保持了2.8%的年复合增速,谷物保持了2.3%的年复合增速。决定农作物需求的基本面未来几年不会发生变化,农作物产量的增速还将保持下去。

  乙醇汽油等可再生能源在全球逐步兴起和推广,也将是拉动全球粮食产量的增长的新引擎。2017年9月,我国十五部委联合印发乙醇汽油方案。计划在2020年达到10%的掺加汽油比例。以我国目前汽油年消费量约1.2亿吨来计算,10%掺加比例对应1200万吨燃料乙醇需求。若玉米乙醇渗透率可达80%,将新增2400万吨玉米消耗量,占全国总库存的近10%。中期来看,我国乙醇汽油的大力推广将进一步推动玉米去库存,带动粮食价格景气回暖,推动尿素需求回升。

  我国供暖季正好与尿素的冬储期重合,我国每年10月起尿素逐渐买入淡储期,大规模春耕用肥自3月份开始,逐渐进入尿素需求的忘记。根据我国主粮作物的用肥需求,尿素的旺季将持续7月左右,8月开始需求转淡。西北、华北、黄淮等地区的冬小麦播种还将带来一定的冬季用肥需求。在供暖季气头停产限产的背景下,尿素库存累积将受到严重限制。

  结合历史趋势能够准确的看出,社会库存随旺季运行至低位后,淡储补库的开启往往会带动一波涨价行情。今年由于库存达历史新低且产出严重受限,淡储补库面临更大压力,即将释放春耕需求将面临近年来少见的攻击紧张局面,有望为价格带来强有力的正向刺激。而关停的煤头小产能预计复产成本在1900元/吨以上,更何况以现在的环保核查力度,煤头小产能再复产的概率很小,所以目前2000元/吨左右的尿素价格往下空间非常有限。而以这个价格测算,固定床和气流床(包含水煤浆和粉煤气化)尿素的单吨盈利分布达到200和300元左右,处于近几年最好水平。因此即使价格稳定在目前水平不再上涨,尿素行业也是大幅改善。